脂肪酶正常值是多少?脂肪酶有哪些检查禁忌?
脂肪酶是血液检查中重要的指标,它对诊断胰腺疾病,特别是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意义。正常值因检测方法而异,一般在28-280 U/L之间,但不同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略有差异,例如BMD浊度法(30℃)成人为30~109U/I,>60岁为18~180U/L,滴定法则为0~0.7U/ml,1.5U以上具有临床意义。
急性胰腺炎患者脂肪酶会在发病后4-8小时开始升高,24小时达到峰值,持续8-14天后逐渐恢复正常。与淀粉酶相比,脂肪酶升高可能更早、持续时间更长、程度更大,且更敏感和特异。因此,最好同时检测淀粉酶和脂肪酶,以便更全面地评估病情。 疾病后期检测脂肪酶可能更有意义,因为其活性持续时间较长。

除了胰腺疾病,急腹症、慢性肾病等也可能导致脂肪酶升高。但与淀粉酶不同,腮腺炎和巨淀粉酶血症不会引起脂肪酶升高,这有助于鉴别诊断。脂肪酶的检测方法需使用乳胶状态的基底(如橄榄油或三油酸甘油酯),以保证其与脂肪酶的良好反应。目前,虽然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,但由于方法学的原因,临床应用尚未普及,但现有试剂盒的供应有利于其推广。
进行脂肪酶检查前,应注意以下事项:抽血前一天避免食用油腻、高蛋白食物及大量饮酒;体检前一天晚上8点后禁食;抽血时保持放松,避免紧张导致血管收缩;有晕针史者需提前告知。抽血后,需按压针孔3-5分钟止血,避免揉搓,防止皮下血肿;如有局部充血,24小时后可用温毛巾湿敷;出现晕针症状应立即平躺并饮用少量糖水。按压止血时间应充分,根据个人凝血时间调整,必要时延长按压时间以避免出血。
关键词脂肪